智慧时代报道,“浙食链”系统上线近一年后,已经完成了11.3万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上链,并对1371.7万批次食品实现了追溯管理。“浙食链”把全品类食品都送上“链”,实现“厂厂(场场)阳光、批批检测,样样赋码、件件扫码,时时追溯、事事倒查”,在全国范围创新了食品安全智慧监管的新模式。近日,“浙食链”入选全国首届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十大优秀案例。
食品安全是个系统工程,包括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餐饮等多个环节,涉及对象和场景既多又杂,都可能存在安全隐患。近年来,随着食品供应国际化和全球疫情发酵,食品生产经营的供应链环节在急剧增加,安全性更要有效保障。去年初,为了解决食品安全监管问题,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阿里云开始研发“浙江省食品安全追溯闭环管理系统”,即“浙食链”。
2021年3月15日,“浙食链”正式上线。为了保障数据安全,“浙食链”采用的数据安全技术能实现数据来源打标、数据访问权限校验、访问隔离、数据脱敏、水印溯源、数据审计等等,从而实现数据防泄漏,数据安全体系化保护,确保企业放心上链。
通过近一年的实践应用,“浙食链”迭代升级30多个版本。目前,经过多方协同全省推广,“浙食链”基本实现了食品安全“从农田(车间)到餐桌闭环管理、从餐桌到农田(车间)溯源倒查”。
以称重销售的酱卤肉制品为例。在日常消费中,销售摊点经常将食品大包装拆散,以称重方式销售鸡爪、牛肉等等。这些小包装食品的产品信息少,较难识别,货架标签常常仅有价格、品种等少量信息。这类酱卤肉制品保质期较短,一般在6到9月之间,容易出现串货、临期、过期等问题,导致消费纠纷多,是管理难点。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浙食链”进行了生产源头赋码上链,在酱卤肉制品出厂大包装赋码的同时,随箱附加“浙食链”追溯码。销售门店、商超等各个环节都有码可循,实现了“一码到底”。 消费者通过手机扫码,就能了解产品的品种、保质期、检验报告、生产加工场所等信息,还能实时掌握短保期的酱卤肉制品产品质量。
近年来,桶装饮用水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据调查,桶装水造假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未经严格过滤、消毒,直接将自来水、地下水私自灌装销售;另一种是一些小厂或无证小作坊购买大品牌的标签、真桶,直接将自己生产的水灌装到大品牌包装桶销售。
为了保障饮用水安全,“浙食链”率先开展桶装水产品“上链”及“阳光工厂”建设。在洗手消毒、生产车间、成品仓库、检验室等点位新装视频监控和物联感知等硬件设施,从而实现食品生产加工过程数字化、关键控制点生产过程可视化、风险识别智能化。工厂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必须赋有“浙食链”溯源码。依托“浙食链”溯源码建立产品销售链,确保桶装水源头到末端全过程安全。
此外,食用农产品追溯历来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浙食链”通过“阳光农场”、“入场查验”、“入场抽检”手段进行源头管控,基于主体码+追溯码方式,实现产品上下游产品信息、产地证明、检疫证明等全链共享;全链电子索票索证、一证通行,确保从种养殖、流通到消费全过程的规范性与安全性。
据介绍,“浙食链”系统按照浙江省整体智治、闭环管理的要求,围绕食品安全从农田(车间)到餐桌全链条监管进行“一件事”改革。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以生产(流通)源头管控为起点,再造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流程,打造了食品安全全链条闭环管控体系,让老百姓“买卖明白、消费透明、吃得放心”。在日前发布的首届食品安全智慧监管成果中,“浙食链”入选全国首届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十大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