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展出移动GPU、AI、通信神技术…联发科旗舰技术沟通会干货来了!

    来源:半导体新闻网 2022-10-17 17:15产业资讯

    进入5G时代后,联发科迎来了一波精彩逆袭,在芯片出货量方面表现不俗。今年的天玑旗舰技术沟通会,联发科又带来了天玑5G移动平台的最新技术进展和前沿趋势,移动光追、移动GPU增效方案可以说是手游党的福音;AI图像语义分割技术叠满手机显示和影像buff;还有5G新双通、Wi-Fi 7、高保真蓝牙音频、高精度导航等主题,都展现了天玑芯片技术将在新一代旗舰手机体验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移动光追和GPU增效方案,手机性能从量变到质变

    无论是游戏还是如今兴起的元宇宙,让画面足以“以假乱真”是各大厂商追寻的目标。这其中,移动光线追踪技术便是关键。今年1月,Vulkan 1.3 标准正式发布,支持目前最主流的Vulkan Raytracing API,可以说这直接标志着手机GPU的移动光追技术将加速普及,并覆盖更广泛的内容类型。携手行业合作伙伴开展密切合作,率先构建移动光追技术生态,面向未来最具潜力的GPU技术,巨头和巨头间的行动早已开始。

    展出移动GPU、AI、通信神技术…联发科旗舰技术沟通会干货来了!

    早在一年前,联发科便已布局Ray Query技术方案,如今已能够满足移动端游戏渲染特效的基本需求,从引擎到内容为移动平台提供完整技术支持,为用户带来更加优质的体验,让虚拟世界更加真实。

    今年夏天,Arm发布了最新的旗舰GPU Immortalis-G715,可全面支持硬件级移动光追,支持更复杂、更真实的场景应用,为移动端游戏等应用带来更逼真、更具沉浸感的使用体验。

    联发科提出了布局移动光追三部曲,通过硬件加速,实现实时的移动光追效果,包括光追软阴影、反射效果和全局光照技术,提升全场景画质。此外,面向开发者和硬件厂商,联发科还与评测工具厂商联合推进移动光追生态发展,比如帮助开发者测试游戏中光追的各项性能和效果等等,可以说联发科是移动光追技术发展的见证者和重要推动者。

    展出移动GPU、AI、通信神技术…联发科旗舰技术沟通会干货来了!

    联发科还分享了移动GPU增效方案,这项技术能够针对GPU性能提升,搭配GPU周边技术,实现保持系统资源平衡的础上,满足高复杂度内容的计算需求。从性能和能效提升、生态发展、平台软件优化、自研算法等不同维度布局移动GPU增效技术。

    展出移动GPU、AI、通信神技术…联发科旗舰技术沟通会干货来了!

    这些技术无疑将是未来旗舰手机保性能、增体验、降功耗的核心技术,对用户体验的提升更是实打实的。

    展出移动GPU、AI、通信神技术…联发科旗舰技术沟通会干货来了!

    AI图像语义分割技术,从显示效果优化到视频拍摄画质全升级

    智能手机发展到今天,AI技术已经深入显示、影像、游戏等多个领域,成为旗舰芯片产品力竞争中的重要一环。会上,AI图像语义分割技术(AI Image Semantic Segmentation)吸引了大量媒体关注,精准高效的处理图像,既可大幅降低算力需求,也可兼顾效果,势必将手机的影像和显示应用“卷”向了新高度。

    联发科提出将旗舰电视芯片中先进的图像增强技术,用于旗舰手机芯片的相机及显示功能,全面提升视觉和抓拍体验。同时借助AI图像语义分割技术强大的物体识别和精准区域分割能力,既可降低手机功耗也可保证视觉效果。

    AI图像语义分割(Image Semantic Segmentation)技术,可针对复杂场景的不同物体特征进行差异化图像处理,营造更立体的景深效果。还可通过图像物体之间的组合与比例,判断画面场景, 围绕场景的特征进行针对性处理,以达成图像优化。

    展出移动GPU、AI、通信神技术…联发科旗舰技术沟通会干货来了!

    例如,画面中出现的蓝天、绿地、草席、人像等元素,通过AI图像语义分割,快速将各物体分类切割,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从而呈现出更接近真实的画面效果,让用户收获更细腻、逼真的图像体验。

    AI图像语义分割技术可针对复杂场景中不同的物体特征进行差异化图像处理,也可针对主体背景物体生成特殊效果。此外,这项技术在视频美化处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过AI场景画质增强技术可实时识别图像中的场景内容,以优化建筑、风景、人像等场景下每帧画面的对比度、锐利度和色彩。另一方面,AI区域画质增强技术还可实时进行物体识别和切割,调节每帧画面中不同物体的图像参数。

    展出移动GPU、AI、通信神技术…联发科旗舰技术沟通会干货来了!

    除了显示方面,AI图像语义分割技术同样可运用于智能手机的影像应用,让追焦更精准。相比传统的追焦方式,通过AI图像语义分割技术可自动区分主体和背景,针对主体可精准设定快门参数以确保准确对焦,让抓拍更清晰。

    展出移动GPU、AI、通信神技术…联发科旗舰技术沟通会干货来了!

    未来,通过AI图像语义分割技术,可仅针对不同物体只做该部分的画质增强或特效处理,降低所需运算负载,由此可叠加更多的优化算法,快速提升视频录制效果。

    5G新双通,满血超强连接体验

    联发科提出5G新双通才是双通的“满血体验”,全时双通将成为2023年旗舰手机芯片技术的发展方向。5G新双通将为智能手机带来“一步到位”的5G双通体验,让天玑双通更好用,可以说是5G技术的又一个新突破。

    展出移动GPU、AI、通信神技术…联发科旗舰技术沟通会干货来了!

    5G新双通的技术突破引发行业关注,使用单套基带、射频以及“动态双车道”软件架构实现更快的网络速率、更短的时延和支持更多频段、网络制式。其中,全时双通可实现动态双车道数据传输,支持30种以上的频段组合。由于部分频段组合上行需要考虑射频或者发热的情况,分时双通则可实现“下行同时+上行分时”数据传输,可支持70种以上的频段组合。

    先进的5G新双通整体可覆盖频段达到100种以上,网络制式支持SA (SA+SA, SA+LTE, SA+NSA)、NSA (NSA+LTE)、LTE(LTE+LTE),带来丰富的选择。

    展出移动GPU、AI、通信神技术…联发科旗舰技术沟通会干货来了!

    经过实测,联发科新双通技术在一卡通话的情况下,另一张卡的网速可达500Mbps,时延仅有50ms,摆脱低速率的困扰。同时,特定频段组合还可以带来性能优化,在双卡同频段下,全时双通比分时双通快30%以上,可显著提升网络速率。

    高速连网新时代,WiFi 7势不可挡

    作为最早布局并首批采用该技术的企业之一,联发科自WiFi 7标准诞生以来一直积极参与研发。WiFi 7支持更高的吞吐率,相比WiFi 6带来2.7倍的提升。WiFi7支持更先进的4K QAM调变技术可让传输数据的密度更高,获得更快的传输速率。此外。在6GHZ频带下支持320MHz带宽,较原有的160MHz实现了倍增;新增的MLO (Multi-Link Operation)技术科实现链路聚合,实现更高的吞吐量。

    联发科前瞻布局WiFi 7,带来了高效网络资源配置,MRU有效提升网络使用效率,将噪音干扰对频段的影响由75%降低至25%,在有多用户负载的网络下,相较于WiFi 6提升约3倍吞吐率。

    展出移动GPU、AI、通信神技术…联发科旗舰技术沟通会干货来了!

    未来,联发科将推动 WiFi 7 技术迈向更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搭载更快网速、更低时延、更省电等用户体验提升,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无线连接应用需求。

    高保真蓝牙音频:建开放生态,普及HiFi高音质

    在移动音频领域,联发科积极建立开放生态圈,可适配各大主流蓝牙芯片平台,促进发展更广泛的蓝牙高保真音频技术,让更多智能手机用户畅享高音质带来的美妙聆听体验。

    展出移动GPU、AI、通信神技术…联发科旗舰技术沟通会干货来了!

    此外,通过高清蓝牙音频编解码器还原呈现24bit/192KHz音质,支持更高的采样率让高保真HiFi音质唾手可得。借助蓝牙高带宽技术提升抗环境干扰能力,可提供8Mbps蓝牙高带宽,以实现超高吞吐量,助力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智能手机也能还原呈现高音质。

    高精度定位导航 出行不迷航

    在提升用户体验这条路上,联发科不错过任何一个方向。在高精度导航技术板块,(MEMS-sensor Positioning Engine) 融合技术,使用微机电传感器(加速器、陀螺仪、磁力计)融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广泛运用于驾驶、步行与跑步等智能手机用户日常导航应用场景。

    展出移动GPU、AI、通信神技术…联发科旗舰技术沟通会干货来了!

    MPE融合技术能够优化卫星信号不佳区域的导航体验,比如在隧道,高架桥下或者都市区高楼大厦等地方,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享受高精度定位带来的优势体验,在更精确的定位下到达目的地或记录运动轨迹。依托于在GPS方面的技术实力,联发科明确了未来智能手机导航定位技术的发展趋势。

    通过这场技术沟通会,我们发现联发科在5G时代已有大量的技术积累,在探索移动平台前沿趋势,广泛布局旗舰技术的同时,已形成了一定的技术优势。联发科的芯片产品可以说实用价值是非常高的,基本瞄准了用户的实际需求。联发科不光在加速丰富自研技术,还扩大朋友圈布局生态,从而做到引领智能手机在通信、多媒体、影像、游戏等全场景应用下的技术变革。

    年底将至,也迎来了手机厂商们的新品发布潮,联发科在市场上口碑已打响,一起来期待下一代天玑旗舰的新作吧!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半导体新闻网立场,版权疑问请联系客服。)
    关于我们| 隐私条例| 版权申明| 联系我们

    2018-2022 Copyright© Semi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