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半导体竞争白热化,美国520亿美元、韩国4500亿美元...

    来源:全球半导体观察 2021-05-20 13:40市场分析

    最近半年时间,全球半导体格局出现了一些明显变化,主要半导体大国都在砸钱,想要实现本国半导体或者本地区的独立自主能力。

    先是去年欧盟17国投资1450亿欧元想要冲击2nm,前几天韩国也宣布投资510兆韩元壮大本国半导体产业,美国与日本最近两天也在跟上,半导体大国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美国

    本周二,美国参议院正式批准拨款520亿美元,在今后5年内大力促进美国半导体芯片的生产和研究。

    在资金的分配上,根据外媒上周五的报道,该法案中包括390亿美元用于半导体的生产和研发激励,另有105亿美元用于推动包括国家半导体技术中心、国家先进封装制造计划和其他研发计划的落地。此外,还包括15亿美元的应急资金,旨在加快美国运营商支持的开放式无线接入网(OpenRAN)的开发。

    支持这一拨款的议员们指出,美国在全球半导体领域已经落后,1990年美国在半导体和微电子领域的生产份额占全球37%,而如今只有12%。

    欧洲

    与美国相同,欧洲的半导体份额也在下滑。有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十年间,欧洲在全球无晶圆厂半导体领域的份额已从4%降至2%,并且这一趋势还在持续。

    为了振兴欧洲半导体,去年欧盟先是由17个国家联合宣布了《欧洲处理器和半导体科技计划联合声明》,计划未来两三年投入1450亿欧元以推动半导体发展。之后,欧盟又邀请台积电高管商议欧洲芯片生产计划,并考虑建立一个包括意法半导体、恩智浦、英飞凌和ASML在内的半导体联盟。

    此外,该报告还重点提及了欧盟需要在先进处理器,以及2nm先进工艺制造上进行追赶。但现实是欧洲所擅长的是电力电子、射频技术、微控制器和半导体制造设备等,在半导体制造方面,欧洲还没有能够生产出10nm工艺的能力,想要短期内砸钱研发2nm,难度较大。

    近期,欧盟内部委员会表示,目前已经有22个欧盟成员国联合成立了新的半导体联盟,以支持欧洲的半导体研发,减少欧盟对外国供应商的依赖,计划2030年让欧盟在全球半导体生产的占有率从10%提高到20%。

    为了完成这一进度,欧盟还在着力要求Intel、台积电、三星赴欧洲建厂,消息人士指出,欧盟计划拿出超过百亿欧元对外商设厂进行补贴。

    日本

    与欧洲相同,日本的半导体也曾经辉煌一时,上世纪80年代一度占到了全球份额的50%,后来由于日本的误判,以及美国的压力,日本半导体产业逐渐疲软。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的日本半导体,占有率跌至约10%,再加上技术落后,日本经济产业省官员指出,未来市占率有可能为零。

    日经新闻网报道,根据最早将于下月敲定的本财年增长蓝图草案,日本政府将承诺扩大现有的2000亿日元基金规模,以支持国内芯片制造行业,并帮助提振先进半导体的产出。

    在具体目标方面,日本计划到2030年在电动汽车,和下一代功率半导体领域的份额占到全球的40%。为实现这一目标,日本将侧重于促进资本支出,例如邀请美国制造商在日本投资,以加强两国的芯片供应链。

    韩国

    本月13日,在三星平泽工厂举行的“K-半导体战略大会”上,文在寅正式公布一项未来10年投资510兆韩元(约4500亿美元,2.9万亿元人民币)的“K半导体战略”。

    项目包括在京畿道和忠清道规划全球最大规模的半导体产业供应链——“K—半导体产业带”。这将成为一个集半导体生产、原材料、零部件、设备和尖端设备、设计等为一体的高效产业集群。

    此外,对于技术投资的减税幅度扩大到目前的最多6倍,研发投资减免税金最多50%、未来十年培养3.6万名半导体人才,以及致力于开发下一代功率半导体、人工智能半导体、高端传感器等发展潜力大的核心技术。

    文在寅表示,半导体正在成为所有工业领域的关键基础设施,各国开始以本国为核心重组半导体供应链,韩国的发展策略是超前投资,巩固产业生态系统并主导全球供应链。

    三星电子已表示将会持续增加资本支出,到了2030 年,预计资本支出会增加30%,共计1510亿美元。

    几大因素

    各国之所以要大力发展半导体,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半导体可以说是科技发展的基础,以前的电脑,现在的手机,未来的自动驾驶,半导体是这些万亿产业的灵魂,谁掌握了半导体,谁就能掌握产业链。

    另一方面,近期缺芯潮席卷全球,几乎无一车企能够幸免,停工停产的消息频出,危机之下,也让半导体大国们看到了发展半导体的重要性,所以各国才会加大投资半导体产业。

    另一方面,美国近年来主导的一连串禁售事件给半导体供应链安全来了冲击,让半导体大国和厂商都在考虑自身半导体供应安全问题,并且将这种忧虑付之行动,加速自身的半导体自主能力。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半导体新闻网立场,版权疑问请联系客服。)
    关于我们| 隐私条例| 版权申明| 联系我们

    2018-2022 Copyright© SemiNews.com.cn